親愛的同學們:
夏末初秋的風吹來新學期的序曲,從慵懶的假期模式切換到規(guī)律的校園生活,你是否感到身體疲憊、精神倦???晨起困難、深夜亢奮、課堂犯困……這些“假期后遺癥”是身體發(fā)出的信號:是時候為身心按下“重啟鍵”了!
一、科學調整,讓身體先“開學”
1. 漸進式調頻法:不必強迫自己立刻回到6:30點起床的緊繃狀態(tài)。每天比前一天早睡15分鐘、早起10分鐘,一周內逐步接近上課時間表,讓生物鐘自然過渡。
2. 三餐定錨法:用早餐作為每日第一個“時間錨點”,7:00吃早餐→12:00午餐→18:00晚餐,通過規(guī)律飲食幫助身體建立新節(jié)律。
3. 環(huán)境重塑術:睡前半小時調暗寢室燈光,將手機調至“課堂模式”(固定勿擾時段),用白噪音或輕音樂替代短視頻的強刺激,營造睡眠友好環(huán)境。
二、心理調適,給自我多點溫柔
1. 接納“假期慣性”:偶爾賴床不必自責,與其批評“我又熬夜了”,不如鼓勵“明天提前5分鐘放下手機”。
2. 創(chuàng)造過渡儀式:晨起后做3分鐘正念呼吸,午間散步時聽校園廣播,用微習慣搭建生活秩序感。
3. 建立互助聯盟:與室友約定同步熄燈時間,和同學組隊晨跑打卡,讓社交支持成為改變的動力。
三、規(guī)律作息的隱藏價值
神經科學研究表明,穩(wěn)定的作息能提升大腦海馬體活躍度,讓記憶力與專注力提升30%。當身體適應節(jié)奏后,你會驚喜發(fā)現:
?8:30的課堂不再“昏昏欲睡”
?15:00的圖書館專注度持續(xù)在線
?23:00的深度睡眠帶來清晨的元氣滿滿
??♀? 行動錦囊
? 本周嘗試:每天記錄睡眠時間,用不同顏色標注“高效時段”與“疲憊低谷”
? 設置“21天挑戰(zhàn)”:完成三周規(guī)律作息后,給自己一份心儀獎勵(如一場音樂會/心儀書籍)
如果出現持續(xù)失眠、情緒低落等情況,請記得:
? 登錄華立園小程序進入“華立職院心理平臺”預約
? 輔導員與心理委員隨時準備傾聽你的困擾
晝夜交替的韻律里,藏著生命成長的密碼。讓我們從細微處關愛自己,用健康的節(jié)奏奏響新學期的樂章!
讓改變自然發(fā)生,讓成長不負期待
編輯:周江輝
初審:周江輝
復審:陳 輝
終審:曾祥彪